儿子高中没念完,像一个还没学会游泳的人,迫不及待地“扑通”一声跳进了社会这池深潭。
结果可想而知,胡乱扑腾一番之后也学会了思考。
有一年端午节过后,他回到家中,看到门上别的一束大艾,用商量的口气对我说,爸,我想到一个赚钱的门路。
他稚嫩的脸庞,和明显有点缺乏底气的话语,让我觉得有些可笑,心想:赚钱门路,这不是我每天也在思考的事情么,我一个四十大几的人都想不出什么来,你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屁孩能想出什么!
带着一丝好奇和不屑,我遂问道:说来听听。
种大艾,我在三原打工,端午节那天大艾卖的特别快,咱也种些去城里卖!
幸亏我当时没在吃饭或者喝水,不然肯定会喷得一塌糊涂或者呛个半死。
你是让我把咱那几亩地不种庄稼,种些大艾在端午节那天雇个车去城里卖?宜君肯定是卖不完的,西安就不说了,至少也得拉到铜川吧?恐怕还没到都蔫成干柴了,再说就一上午时间你一个人能卖得完吗?我亳不犹豫地打消了他的念头,真想再问一句:你是打算让我马上笑,还是等憋出内伤以后再笑!
对于大艾,每个生在北方农村的人可能都不陌生。我家院子的小菜园里就种有一窝,且长在类似悬崖的菜园边缘,有一部分根裸露在外,每到开春,无论多干旱,那丛大艾总是嫩生生的,好像从不缺少水分。
而且还繁衍的挺快,从最早的一小撮几年工夫洇成一大片,大有将小菜园全部侵占之势。
大艾为草本植物,颜色灰白,没有芍药牡丹的姿色,平时几乎无人留意它的存在,但每到端午节的这天早上,却成为香饽饽,粽子可以不吃,别一把哪怕是一根大艾在门上,那是必须的,据说可以避邪。
关于这个习俗,还有一个传说值得说一说。
唐朝末年,战乱连连,冤魂无数,人心惶惶,到处都是逃难的人。
一天黄巢见到一位大嫂手携着一个小孩子,背上背着一个大孩子,心怀好奇,便问大嫂道:“你背上背的何人,手上携的又是何人?”大嫂流着泪答道:“背上大点是我小叔子,手中所携小点是我亲生儿子。”黄巢听后不解又问道:“这到底为何,你为什么这样呀?”大嫂又答道:“小叔子虽然比我儿子年纪大,但我公婆已逃散,年老体弱生死未卜,无再生育能力,我年纪轻,就是把儿子丢了,以后还会生育,小叔子如被黄巢杀了就断了一门香火。”
黄巢一听,面红耳赤,自觉惭愧,心想:一个妇道人家尚能这样孝顺并懂得做人道理。我何不顺水推舟,卖个人情,饶了她们吧。便对大嫂说:“大嫂,难得你有这般好心,为避杀身之祸,你可在端午节那天在门首上挂菖蒲、艾叶作标记,自会有用的。”
别了黄巢,大嫂携儿背叔回到自己村上,并沿路将此话告知众乡邻。一夜之间传遍江南一带,尤其是台州地界最为盛行。端午节那天,黄巢指挥大军杀奔江南而来,只见家家户户门上都挂菖蒲剑、艾叶,无法下手,如杀下去,又恐错杀大嫂一家,有失诺言。故而,令手下兵将绕道而过,不可扰乱台州百姓。
所以每逢端午节台州各地百姓每家每户都在门上挂菖蒲插艾叶,成为当地习俗。并且有诗为证。艾叶为旗招百福,菖蒲似剑祛千邪。
为了纪念这件事,此后每到端午节,人们就在门上插菖蒲、艾草,这个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,而且从河南一直传到各地,几乎传遍整个中国。
传说当然有杜撰的成分,古代科技不发达,大部分人都是糊涂虫,中国的老祖宗们喜欢用故事赋予节日以神秘色彩,以达到传承的目的,所以现在的人未必都在端午节到处找这东西别到门上,特别是大城市里,我相信除了那帮上了年纪的老头儿老太太,没几个年轻人会相信这个,这也是我否定儿子“赚钱门路”的原因。
其实,在端午节所在的农历五月,正是蚊虫和细菌旺盛滋生,极易滋扰人安宁和健康的时节,大艾在这当口正值成熟,其所含挥发油总黄酮含量达到最高,气味郁香,沁人心脾,却令蚊虫望而却步,达到驱散蚊虫的效果才是真的。
另外,大艾的药用价值才是它真正造福人类的正确打开方式。
中医学博大精深,形式多样。有内服外敷、针灸推拿等等治疗方式,其中针灸之术尤为玄妙,其实“针”和“灸”实为两个概念,“针”即用银针刺入穴位,刺激神经打通经络,是为“针”;而用艾绒点燃之后于穴位之上熏烤,是为“灸”,其来源于北方先民在发现身上某疼痛部位,受到火烧或炙烤而减轻时,领悟并逐渐演变而来的治疗方法。
《黄帝内经》说:“北方者,天地所闭藏之域也,其地高陵居,风寒冰冽,其民乐野处而乳食,脏寒生满病,其治宜灸炳,故灸炳者,亦从北方来。”唐代孙思邈《备急千金要方》中亦有详细描述。
针灸术源自北方,经过无数次实践,大艾叶加工出的艾绒成为灸法的最佳材料,在当今全民养生的大环境下,弘扬祖国医学的热潮势必会造就大量需求,仅靠野生植株已不能满足这样的需求,种植大艾便成为必然。
还真就有这样的地方,而且近在咫尺。
陕西思邈大艾康养产业科技有限公司,隶属铜川市绿川农业综合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下属企业,公司围绕农业增产、农民增收,以发展生态、健康农业为己任,是一家集种植、新品开发、加工、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企业。公司下设宜君县天盈种植专业合作社、绿川农业电子商务、雷塬加工厂等多个单位。
铜川是唐代著名医学家——“药王”孙思邈的故乡,“药王山”名胜传天下。深厚的文化背景和人脉资源,涌现出诸多医术精湛的中医药人才,在铜川,几乎每个乡镇卫生院都设有“孙思邈中医堂”,利用中医针灸学和当地出产的、品质绝佳的大艾为患者解除病痛,笔者所在的尧生镇卫生院院长,被誉为“孙真人”的孙建平医师就是一位传承人,医术精湛,宅心仁厚。一根银针树传奇,享誉渭北把世济。
6月9号这天,端午节刚过,宜君县作协一行十三人有幸受邀,赴宜君县大秦山(木瓜城基地)大艾种植场进行“避暑在宜君,把艾带回家”采风活动,亲身感受被药王孙思邈称为“仙草”的大艾收获、加工过程。
木瓜城大艾生产基地,位于雷塬办事处木瓜城村的一条深沟里,村名传说与北宋穆桂英麾下小将穆瓜有关。这里林草丰荗、中药材种类繁多。进入基地未见艾面,先闻得艾草之香。据了解,一般艾草植株高约1.5——1.8米,而基地培育的“宜艾2号”,高约0.8——1.0米,个低叶荗、杆细密实、香气沁人心脾、出绒率高、药效好、产量高、易管理,被称为“矮化艾”。挥发油、总黄酮含量优于其它艾草,是居家养生、康疗保健的佳品。
漫山遍野的艾草,像庄稼一样在工人的刈割下,整整齐齐排放在地里,然后运送到场院,等待加工。所到之处香气扑鼻,令人不觉心旷神怡。
作为中药材,大艾可以医治病痹,作为扶贫产业,大艾种植为贫困户带来实惠,这样的企业和项目值得称赞,同时也对这一群敢闯敢干的人心生敬佩。
回想起来儿子当初的想法,也不是不可以,更没必要嗤之以鼻。
只是,以他当时的能力还不能胜任,没有强大的政策引导和支撑是有风险的。而我,根本就干不了这样的大事,只是从这件事起,我觉再不能对孩子的想法抱以轻蔑,甚至一棍子打死。因为有些事,只有你想不到,没有人做不到。
这不,雷塬大秦山里,就有一帮人,把不起眼的大艾做成了产业,他们是真正干大事的人。
作者:冯新明